語言 : 雙語(中文,英文)
工作坊摘要 :
隨著智慧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大資料和學習分析等新興技術正在重塑教育的樣貌,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應用方式也在發生深刻變革。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教育面臨從知識傳遞向知識創新轉型的重大挑戰。如何在智慧時代利用技術賦能教學創新、促進知識的深度建構與共用,成為當前教育研究與實踐的核心議題。
“智慧時代的知識與教學創新”工作坊旨在為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搭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共同探討智慧技術如何激發知識創新與教學變革。工作坊將圍繞智慧技術賦能教學的理論框架、創新實踐與實施路徑、以及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展開深入討論。特別關注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促進知識的生成、交互與重組,如何設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以及如何通過資料驅動的教學設計提升學習效果。本次工作坊將為參會者提供展示研究成果與經驗的機會,激發更多關於智慧時代教育未來發展的思考。
工作坊將採用小規模、深度研討的形式,通過主題報告、案例分享與互動討論,探討智慧時代教育創新的可能性與邊界,推動知識構建、教學實踐與學習評價的協同發展。
工作坊徵稿啟事樣稿 :
(1)工作坊形式:工作坊活動時間為3小時,突出小規模、深度研討和多角度交流等特點,以幫助參會者提高論文品質並提升研究水準。論文的數量將控制在10篇以內,論文作者可以利用15-20分鐘的時間分享核心研究發現、存在問題與後續研究建議等。
(2)徵文主題:本次工作坊聚焦智慧時代的知識與教學創新,徵文議題包括(但不完全限於):
智慧技術支援的知識創新與教學變革;
人工智慧與教學設計的深度融合;
智慧技術賦能教師專業發展;
智慧時代的學生核心素養培養;
資料驅動的教學優化與學習分析;
知識建構與共用的智慧解決方案;
智慧技術支援的個性化學習與自我調整教學;
智慧時代的知識評價與回饋機制;
教學創新的倫理問題與技術挑戰。
(3)徵文要求:歡迎作者提交高品質的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性論文。論文分為“長文”、“短文”;長文8頁以內、短文4頁以內。對於理論研究論文,應關注知識建構前沿熱點議題,明確理論基礎、核心概念和概念框架,並提出可待檢驗的理論假設。對於實證研究論文,主要從研究背景、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方法與設計、研究結果與結論、研究意義與局限性等方面進行評審。
(4)工作坊重要日期:
工作坊論文徵稿截止:2025年4月12日
工作坊論文隨到隨審,評審結果最晚通知:2025年4月19日
工作坊論文定稿提交截至:2025年4月29日
工作坊論文註冊截止日期:2025年5月7日(早鳥註冊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5)論文提交須知:
請將論文提交至該郵箱:fengxq@sustech.edu.cn,郵件的主題格式“GCCCE2024工作坊論文+姓名+單位+聯繫電話+郵箱位址”。論文格式請參考大會論文格式範例[簡體]準備論文。每篇論文必須有一位作者註冊會議才能在會議上發表。
工作坊主席及副主席的姓名、單位、郵箱和個人簡介資訊 :
(1)工作坊主席
趙建華(zhaojh@sustech.edu.cn)
南方科技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工智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高級專家、教育部高教司線上教學國際平臺與課程建設專家顧問組成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未來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球華人電腦教育 應用學會(GCSCE)執行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本科高校線上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深圳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深 圳市教育學會教育資訊化與人工智慧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慧教育、未來教育、技術支持的教與學、學習科學與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等。
(2)工作坊副主席

陳桂涓(ckkchan@hku.hk)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多年來悉心從事於學習科學的教學及研究工作。其研究範疇著重人們如何學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學習、認知與教學;資訊科技和知識建構以及華人學生的學習模式。陳教授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深受本地及國際學者肯定,現任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副主編,亦參與編輯《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 ollaborative Learning》一書。她的論文曾被刊登於著名的學術期刊,當中包括《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及《Computers & Education》。
工作坊程式委員會:
楊玉芹,華中師範大學
柴紹明,華南師範大學
蔣銀健,廣東技術師範大學
冷靜,華東師範大學
孔晶,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馮雪琦,南方科技大學
繆靜敏,廣州大學
吳少文,深圳市龍華區松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