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语言:中文,英文
工作坊摘要/征稿启事样稿
新兴科技蓬勃发展,促使数字科技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实务场域,如MOOCs(磨课师)课程、AR/VR/MR之教学应用、数字学习、数字游戏学习、人工智能,因此衍生出许多新颖且多元之教育样态,这也让教育科技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与整合应用,促使科技应用将进入下一个里程碑,这也让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Metaverse)元年」,元宇宙的概念被认为将会对于当代教学方法影响深远,更显见新科技应用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高度价值,使其成为近年来热烈讨论的研究议题之一。此外,新科技不仅为创新教学带来全新样貌,更使教学活动发展出有别以往之教学方法,同时更可能改变学习者的行为与情意表现,帮助学习者提升学习成效。是以,本工作坊第四年以此为主题进行研讨,提供与会的先进彼此分享教学实务与研究经验,同时工作坊主席将进行30分钟的专题报告。
I. 元宇宙的教育方式、环境之相关研究
II. 创新教学方法之相关研究
III. 新科技应用于不同领域学习之相关研究
工作坊及论文用语
工作坊及论文用语:AR/VR/MR、数字学习、游戏式学习、创新教学、元宇宙、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
研讨会成员简要介绍 :
研讨会主席:
洪荣昭(hongjc@ntnu.edu.tw)
学历: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ampaign-Urbana) 博士
现任:台湾师范大学 教授、中华创意发展协会 秘书长
洪荣昭教授现为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同时获美国Stanford大学入选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排行榜。目前担任中华创意发展协会秘书长,台师大数字游戏学习实验室主持人,同时亦是VR用于技能训练研究主题的召集人。数字游戏学习实验室以游戏学习理论为基础开发20余款教育游戏App,12款教育VR,希冀藉由游戏学习增进学生之学习动机。洪荣昭教授亦担任中华创意发展协会秘书长,每年举办多项创客(Maker)动手做科技创作竞赛,如仿生机器人大赛(PowerTech)。PowerTech竞赛分为仿生机械兽之仿生机器赛及蓝牙控制之遥控机器赛,竞赛系采「当日做,当日比」之模式进行,训练学生灵活思考及运用STEAM之能力 ,透过竞赛培养学生对于科学创造力之态度与对STEAM认识,激荡学生对机构造型设计之创意 思维,同时培养凡事「三思而后行」之规划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而竞赛采取当日早上制作、 下午竞赛之比赛形式,培养培养学生自行动手创作能力。此外,洪荣昭教授目前亦拥有50余件 发明专利;于学术研究方面,亦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数字学习及创意思考相关之论文,且近3年在SSCI刊物上发表50多篇论文。
工作坊副主席:

叶建宏(jianhong.ye@bnu.edu.cn)
学历: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学系 博士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叶建宏博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特聘专家,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学系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4项、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及台湾的研究计划20余项 。在SSCI、SCI、CSSCI和TSSCI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包含1篇高被引论文,并担任 多本SSCI、SCI、SCOPUS期刊的客座主编及同行评议专家。
工作坊程序委员会
钱沉,浙江师范大学
农伟挂居,广西外国语学院
柴俊,宁波财经学院
王利,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崔钰婷,北京教育学院
蔡其瑞,台湾师范大学
戴凯欣,东吴大学
论文格式
请使用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或英文来撰写论文,全文的篇幅为长篇至多八页、短篇至多四页。中文论文请同时提供中英文标题、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比对重复率超过15%或比对重复连续字数超过20字之文稿,将不予接受。
※定稿论文若不符合大会格式要求的论文将可能不获编列于大会论文集。
论文提交方式
请依据GCCCE2025大会要求之格式,以e-mail寄送欲提交之论文pdf檔及word檔至迎接「元宇宙」的世代,如何融入新科技于教学工作坊信箱「antilgccce@gmail.com」。
重要日期:
- 论文截稿:2025年04月12日
- 审查结果通知:2025年04月19日
- 论文定稿:2025年04月29日(请同时缴交大会版本之版权授权书)
- 工作坊论文注册:2025年05月07日(早鸟:2025年04月30日)
「迎接「元宇宙」的世代,如何融入新科技于教学工作坊」联络信息
e-mail:antilgccce@gmail.com
联络人:叶建宏 博士